好的,我将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持原意不变的基础上,增加细节描述,使内容更加生动丰富配资平台排行,总字数变化不大。
---
李卫文盲一人,竟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宠臣,自然绝非偶然。史料记载,自李卫自荐入仕以来,他的为官风格颇具个性。他不惧权贵,秉持公正执法的原则,尤其在升任地方重臣之后,办事态度认真负责,整顿地方治安方面颇有一套独特的做法。
然而,作为雍正帝的心腹宠臣,李卫也并非没有缺陷。他倚仗皇帝的宠信,举止间难免带有几分骄傲自满,甚至时常做出一些越矩的举动,表现出几分趾高气扬的样子。
展开剩余81%到了雍正十年,李卫以署理刑部尚书身份出任直隶总督,迎来了仕途的黄金期。正因为风头正盛,他多少有些飘飘然,仿佛忘了自己出身何处。虽说他此时已是地方重臣中的佼佼者,但他的祖上至今仍未得到皇帝的封赏。对此,李卫竟做出了一件荒诞之举。
某日,李卫在大堂上命令身边的师爷为他起草一份奏折,内容是请求皇帝追封其祖上五代均为官职。这个师爷名叫田芳,是直隶总督署中专门负责起草奏折的书启师爷。
按照大清的封赠制度,官员达到一品以上,按例可追封祖上官职,但朝廷礼法明确规定,最多只能追封三代。李卫此番要求田芳替他上奏,追封五代祖先,不仅违反朝廷规制,皇帝绝不会同意,反倒可能招致责罚。
李卫对此自然心知肚明,他的想法无非是凭借皇帝对自己的宠信,期待能得到破例恩典。然而,田芳听了之后觉得不妥,直言国家封赠制度有明文限制,追封只限三代,根本没有五代之说。
李卫不耐烦了,厉声道:“我让你写,你就写,哪来的废话!”田芳不卑不亢地回应:“这是国家法度,违背制度之事,小人不敢擅自奉命。”
此时大堂内座无虚席,众多官员环视,田芳的话让李卫当场颜面尽失。李卫怒不可遏,破口大骂道:“你这狗娘养的,竟敢顶撞我!我叫你写你就写,什么规章制度,老子就是规章制度!”
田芳是李卫的幕宾,属于雇佣关系而非正式下属。被李卫如此侮辱,田芳怒火中烧,将手中的笔重重摔在桌上,怒目而视,气势凛然,挺身而出大声反驳:“大人仰仗皇恩,竟然罔顾国法,反辱我高堂父母,骂我是狗娘养的!大人你身为人子,为了光宗耀祖,三代尚且不满足,还命我顶撞国法请封五代,小人心中实难服气。”
这番话吓坏了在场的官员,谁都知道李卫脾气暴躁,动辄出口不逊,若非冲动难免挨上一顿鞭笞,大家都为田芳捏了一把汗。
李卫曾任江苏巡抚、浙江巡抚,如今又是直隶总督,素来威风凛凛,未见下属敢这样顶撞他,眼前这个小小师爷竟然能镇住他,令他哑口无言。
无计可施,李卫稍稍收敛语气道:“即便我错了,我毕竟是总督,你不过是下吏,敢不服吗?”田芳坚定回答:“您是总督无误,即使立我于杖下,我也无话可说。但我所言全为您好,您为何理屈词穷,而我讲理为何不能说服您?难道服从大人是本分,大人尊重皇法就不是本分吗?”
说罢,田芳不顾李卫的回应,拂袖而去。李卫愣坐堂上,半晌回不过神来。场内众官见此尴尬场面,纷纷退堂,没人敢插话。
事后,田芳深知自己此举风险极大,若惹怒李卫,可能面临罢黜甚至更重惩罚。反思言辞,他觉得自己过于激烈,断了后路,理应给总督留些面子,毕竟师爷身份特殊,不宜当众与幕主撕破脸皮。但如今事已至此,只能听天由命。
正当田芳进退维谷之时,李卫竟派人请他赴总督署议事。田芳心想大难临头,唯有硬着头皮赴约,做好被处置准备。
不料,他刚踏入总督署大门,远远便见李卫笑容可掬,亲自迎接。二人一同进入花厅,李卫还请田芳入座细谈。田芳见状,心想自己这回撞了大运,立刻起身连声赔礼,认错道:“属下不该顶撞大人,望大人海涵。”
李卫反倒安慰他说:“先生所言极是,使我恍然大悟。事后冷静思考,确实是我一时罔顾国家法度,幸亏你不听我的愚昧之言,否则定遭皇上训斥。”
自此以后,李卫对田芳另眼相看,极为器重。总督署重大决策均请教田芳,视他为左右手。后来,李卫还自掏腰包为田芳捐出一个县丞职位,并在雍正皇帝面前极力举荐他。
不久,田芳获任富平县县丞,一年后升任陕西凤翔县知县。自入仕以来,田芳清廉公正,造福一方,得益于李卫的提携,最终官至知府。李卫与田芳的这段恩怨与情谊,也成为当时官场津津乐道的佳话。
---
如果你还想增加更多细节或者调整语气,随时告诉我!
发布于:天津市升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